内容提要:近日,在全国传统工艺大赛"金剪子"奖获得者、市级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淑琴的个人剪纸展中,记者看到了阳光、漂亮、自信的李淑琴正在认真地剪纸,围观的剪纸爱好者静静地观察着她剪纸的每一个细节
近日,在全国传统工艺大赛"金剪子"奖获得者、市级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淑琴的个人剪纸展中,记者看到了阳光、漂亮、自信的李淑琴正在认真地剪纸,围观的剪纸爱好者静静地观察着她剪纸的每一个细节。"是剪纸给了我自信和快乐,我高兴的时候会剪纸,不高兴的时候也会剪纸,我非常享受剪纸带给我的快乐和成就感,是剪纸爱好让我变得越来越成功。"李淑琴边剪边说。 李淑琴展示现场作品,并赠给现场的参观者 坚持爱好 创新技艺 李淑琴今年49岁,神木县大柳塔人,从小在姥姥的影响下,6岁时便开始学习刺绣、剪纸,并钟爱于剪纸。43年来,李淑琴除了学习和工作,其余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剪纸中。"能够坚持自己的爱好,我非常感谢我的丈夫大力的支持。我在神东公司上班,平时除了上班,其余时间大多都在潜心研究剪纸,而我的丈夫总是无条件地支持着我,主动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因此,我才有充足的精力去坚持自己的爱好。"李淑琴先后加入县、市剪纸组织,与其他会员一起探讨学习,不断进步。 剪纸带给她的快乐无可比拟,但随之而来的也有困惑,她的剪刀功底非常扎实,但是,所剪作品主要是采取神木剪纸的手法,以阴剪为主,多用红色,模式单一,缺乏创新。然而,越努力越幸运, 2008年她的作品得到了北京的一名艺术家的赏识,介绍她去安塞培训了三个月,在那期间,她认识了很多的剪纸老师,学到了很多的剪纸技巧,最大的收获是,她得到了创作灵感,大胆创新,用大的轮廓单色来表达大场景和场面,同时细致地将重点内容在大场景下进行套色处理,色彩鲜艳,重点突出,表现力强,独具一格,打破了传统的单色剪纸模式。 "作为一名剪纸爱好者,看到这一百多幅剪纸作品,我真的是很震撼,我也剪了几十年了,一般的平剪都会很费功夫,而这些作品之前很少见,每幅作品都很复杂,是很多层叠加起来的,跟传统的剪法差别很大,立体感都非常强,值得我去学习。"正在参观李淑琴剪纸展的老人冯秀兰说。 传承技术 引领先锋 李淑琴之后所剪作品每一次都有质的飞跃,作为中国剪纸艺术界较为年轻的一员,她陆续获得了24个全国及省部级大奖,作品《剪窗花迎奥运》被中国剪纸文化馆永久收藏,作品《艾虎》获得全国 "金剪刀"最高奖。 所有的奖项对于她而言,是肯定,更是鼓励。"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我有一项光荣的使命,就是传承技艺,动员广大剪纸专业人士和爱好者积极参与,抓住一带一路文化发展机遇,一起把陕北剪纸发扬光大。"李淑琴不仅仅是一名剪纸艺术家,更是一名有责任心的文化传承人,不但在省、市、县剪纸组织中主动积极带动其他会员共同进步,而且今年在神东公司的支持下在大柳塔创办了自己的剪纸工作室,至今已招募30多名会员,上至七十多岁的老年人,下至九岁的小学生,加入的人络绎不绝。只要有爱好剪纸者,她都愿意招为会员,从零开始教,共同学习。 43年的执着坚持,铸就了李淑琴这样一位时代先锋人物。2015年她被陕西省妇联授予了"陕西省妇女民间手工艺能手"称号,2016年被文化部授予了全国"金剪刀"最高奖项,今年被《一带一路,辉煌中国》编委聘任为艺术顾问,并多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身份出国参加文化交流活动。 在县文广局的组织下,李淑琴的个人剪纸展井然有序地展开着,吸引了很多爱好剪纸的人前来观看、学习,也有剪纸爱好者现场便开始报名加入李淑琴的培训班。李淑琴凭借一把剪刀,承载着爱好与追求坚持了43年,既享受过程,又硕果累累,既成就自我,又传承技艺,既精益求精,又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