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艺术司、北京市文化局主办,北方昆曲剧院承办、上海昆剧团、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浙江省昆剧团、湖南省昆剧团、苏州昆剧院、浙江永嘉昆剧团协办的“名家传戏——2014全国昆曲《牡丹亭》传承汇报演出”活动将于2014年12月13日至26日在北京举办。
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尊重和遵循民族审美标准。此次“名家传戏——2014全国昆曲《牡丹亭》传承汇报演出”正是受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感召,坚持传承弘扬昆曲艺术,并且发挥更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本着服务民众的原则为广大北京市民奉献更多更好的惠民演出。
此间,昆曲界泰斗级老艺术家也将同聚一堂,分别同演《牡丹亭》。本次展演是昆曲界新老艺术家的一次艺术盛会,更是昆曲界新老艺术家首次对昆曲《牡丹亭》的集中展示。届时全国各家昆曲院团将共同切磋研讨对昆曲经典剧目《牡丹亭》的继承和创作体会,对推动昆曲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自12月13日开始,一直持续到24日的“名家传戏——2014全国昆曲《牡丹亭》传承汇报演出”活动,将有8台不同版本的《牡丹亭》大戏将分别在天桥剧场、清华新学堂、梅兰芳大剧院、民族宫剧场、长安大戏院先后上演。
薪火相传,大师躬身示范经典
百家争鸣,昆曲名家斗艳齐芳
作为活动的开幕演出,“大师版《牡丹亭》”汇集了当今昆曲界泰斗级人物共十余位老艺术家。这些老艺术家全部是七十岁以上的高龄联袂演出、躬身示范,为观众带来最为正宗的昆曲《牡丹亭》。这次演出可以说是中国昆曲界的一件值得纪念的大事,说是空前绝后、绝无仅有也不为过。同时,这样一次名师合作也为各个院团昆曲艺术交流和传承提供了一次重要的机会。“大师版《牡丹亭》”的推出,更是带给当代昆曲观众们的一次盛事。
本次全国昆曲《牡丹亭》传承汇演被定名为“名家传戏”,意在强调昆曲作为一门拥有六百年历史的古老艺术,在当今仍然有序的被继承与发扬着。而作为经典代表的《牡丹亭》,更是凝聚了几代昆曲人的心血与智慧,四百年来常演不衰,靠的就是昆曲艺术家们的传承与创新。
一出戏曲剧目从案头文学的诞生,到搬上红氍毹粉墨登场,再到成为经典被世人争相传唱,这其中不知经过了多少人的打磨与创造。如今,各院团分别推出的具有各自特色的《牡丹亭》作品,除了不断开拓与创新之外,更是离不了经典技艺的薪火相传。在这一层面上而言,由老艺术家们共同演出的“大师版《牡丹亭》”揭幕,更是体现出后辈昆曲艺术家们对前辈师长的敬仰与尊重。
将昆曲的传承作为发展昆曲艺术的核心,老艺术家们耕耘舞台的精神更是值得后辈艺术工作者学习。相信这次“名家传戏——2014全国昆曲《牡丹亭》传承汇报演出”定能给全国的昆曲观众带来一次难忘的昆曲艺术之旅。
六百年昆曲展现四百年经典,常演不衰广受观众喜爱
昆曲《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于1598年的昆曲剧目,距今已400多年。在世界权威机构评选的世界100部戏剧作品中,中国只有一部《牡丹亭》入列其中。由此可见《牡丹亭》的文学和戏剧价值为世界所公认。
昆曲作为一个具有六百多年的戏曲剧种,被誉为中国戏曲的“百戏之母”。在昆曲诞生200多年的时候,汤显祖为昆曲创作了这部千古流芳的经典剧目《牡丹亭》。400多年以来,《牡丹亭》经由数代昆曲艺人的传承与打磨,从一部文学上的经典,逐渐成为了一出舞台上的永恒传奇。时至今日,《牡丹亭》不仅成为中国戏曲的传世之作,同时亦成为昆曲的代名词。
从历史到今天,《牡丹亭》已成为各昆曲院团看家的必演剧目。名剧百演不衰,观众百看不厌,成了中国戏剧舞台上的一大奇观。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群众基础,才有了全国昆曲院团共同演出《牡丹亭》的构想。为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和提高全国昆曲院团演出《牡丹亭》的艺术水准,文化部艺术司、北京市文化局在2013年成功举办全国昆曲优秀剧目展演之后,一场范围更广、水准更高的《牡丹亭》展演活动被正式提上日程。同时,这次演出也最大程度上满足了昆曲观众领略观赏不同昆曲院演绎不同风格《牡丹亭》的需求。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