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在神木县城南65公里处的贺家川镇有座天台山。据道光《神木县志》记载“前有天然狮子石,甘霖地,复有仙桥,绝似天台,故名”。此山挺拔峻秀,北连数百里群山,南延五里是窟野河与黄河的交汇处,东面陡峭的山崖下是汹涌澎湃的黄河,西面滚滚的窟野河水由北向南擦山脚而过。
在神木县城南65公里处的贺家川镇有座天台山。据道光《神木县志》记载“前有天然狮子石,甘霖地,复有仙桥,绝似天台,故名”。此山挺拔峻秀,北连数百里群山,南延五里是窟野河与黄河的交汇处,东面陡峭的山崖下是汹涌澎湃的黄河,西面滚滚的窟野河水由北向南擦山脚而过。天台山高达500多米,山顶有庙叫天台山庙,据史料记载,此庙建于明朝成化年间,以后历朝都进行过修缮和扩建。现尚留有明、清时期近百幅壁画和碑刻,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长约2公里的天台山古建筑群,最南端是高耸的山门,有数十米的石涧,洞内有石阶二百余级,洞门上有仿明隶石刻“南天门”三个大字。由山门石涧向北原建有庙宇九层:第一层为灵官殿, 由黑虎镇守山门;第二层为鼓乐楼,通体木结构,内挂古钟,重一千余斤(亦说999.99);第三层为诸神寝宫;第四层为北岳庙、文星阁;第五层为倒坐观音阁;穿洞而过,经仙桥进入第六层眼光阁;复经仙桥,穿洞而过进入第七层真武庙,庙内有一丈多高的真武祖师大铜像,另有东西两院;第八层是无量殿;向北是此庙的第九层圣母院、玉皇阁。
天台山树木蓊翳,壁画满目,古色古香。山上八景,颇负盛名。道光《神木县志》有诗写道:“楼攀香桂,池蓄甘霖。崇峰南秀,窟野西清。黄河点石,紫岭堆去。石狮近卧,金钟远闻’’。这里的奇峰胜景吸引着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正像一位游客写道:“天台巍峨入云端,黄河点石流海间,亭台楼阁成仙境,凡人游山会成仙”。
天台山既是名胜古迹,又是革命遗址。1936年农历三月初八,刘志丹率领红二十八军就是从天台山脚东渡黄河,到晋西北征战的。当年东渡的指挥所就设在山上。在大革命处于低潮,形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许多革命同志为了保存红色根据地,在这座山上多次召开党的秘密会议。
近年来,秦晋两省群众集资维修,并在庙的周围植树一万多株,天台山重放异彩,远远望去,雄伟壮丽,郁郁葱葱。
来源: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