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城
1.古代诗词大家很注重对文辞的锤炼,如锻铸一柄锋芒毕露的虹剑,甘心沥血,匠心独具!如“一杯浊酒家万里”,浊,盏满了泪,万千苦楚在其中;如“城春草木深”,深,家园变废墟的慨叹,旷世苍凉;如“红杏枝头春意闹”,闹,春之绚丽,声色俱备;如“月破云来花弄影”,弄,月妩媚的轻辉便尽显纸上!
2.我说好语言必须形象生动,必须情感丰沛,必须思想饱满。举一古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寥寥几字,天地一派奇静而壮阔的景象便在眼前。诗中似无我,却又无处不在!是在说明月清泉,却又不全是!我也在说明月清泉以外的事情。境是物境,也是心境。诗人心中的明月清泉啊,感人肺腑,一览无余!
3.一句顶一万句,这是我读古诗词最想说的话!我热爱古诗词!热爱那弥漫在天地间的清气和瑰丽,热爱那古道衷肠,夕阳如血!热爱那天涯比邻,大爱如虹!那臻于完美的心灵体验,常把我感动的一塌糊涂,心海浪涌。就是一声慨叹,也气壮山河,泪洒边墙!一句幽怨,也长河呜咽,时空穿越!读古诗词,做寻常人!
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每读这古诗句,我都想对天号啕!好像这河边骨,就是我早失散的至亲,不大放悲声不足以排泄内心积压重重的悲催!这无定河,就是靖边的河,想得见千年的统万剑影!但最可悲的不是这,可悲的是你早死了,我还以为你活着,以为你活的好好的,细思量,叫人如何不断肠!
5.大唐气魄,汉魏风骨。今读汉诗,便想那时的人是咋样的性情?果真很较真吗,而当下的人,差劲多了!且看朱穆的《与刘伯宗绝交诗》,要让我们来对付,不交就不交,还用说吗。可见人与时代,社会整体走向有大关联,一棵苗长得乍不乍势,关键还要看土壤好不好!更关键的是,这叫社会的,究竟是谁来操纵着?
6.唐诗中,高手如云!且这些高手并非穿行在云端,他们一如我们肝胆相照的朋友,把盏狂言,敢骂皇帝老儿,扬长而去,穷尽天涯路途!他们又极通情理,感受非凡,他们是有性格的一群人!看看陈子昂的诗“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隐,一没,二字尽显大师风范,不着一处朋友深谊,却叙尽内心义海情天!
7.翻李白大诗人的作品,想研读他大在哪里,我从语言入手,再大的诗也是用字词来表达的。如秦皇扫六合,扫,气势非凡;如明月出海底,出,天宽地阔;如侧身西望长咨嗟,侧,沉郁孤零;如起看秋月坠江波,坠,恍然局促;如放马天山雪中草,放,旷远豁达;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破,壮志豪情!李白诗,多神句!
8.杜甫有些诗句是很大气的!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派天清地远的人生景象,非常壮美,瑰丽!垂,便表现出天空硬朗;平,便说明了原野广大;涌,便状写下月光浩瀚!好的语言不是表面的,是要表现的,是要让别人去感受的!如果我们把这诗句换成“星照原野阔,月明大江流。”你看,还有求意思吗!
9.我热爱朦胧诗,常会拿出《朦胧诗新编》,读上两句。朦胧诗是新诗的巅峰,一如唐诗是古诗的巅峰一样。北岛不说假话,理性,激情,这点我最喜欢。崔健虽没收入这书中,但在我心里也是,很真实,不像在唱,是在倾诉,愤青,冲动,甚至悲悯。崔健的诗很原味,粗糙,和真实的生活一样,没有过滤,没有掩饰!
10.朦胧诗是新诗的高度,其把握了时代脉搏,表现了时代精神的实质,用一首诗概括、分析、归纳、写作一个时代,是朦胧诗之后的诗,远远没有办到的事或压根就摈弃了的原则,尽管新诗还在发展,还没到头。伟大的作品,无一例外掘进时代精神的潜层,这恰恰是文学之所以不死,其它无法代替超越的真正原因所在。
11.我鄙夷,反感把朦胧诗或相关经典说成是解读政治的诗人作家们,我也反感热烈地拥抱或远离政治的作家诗人们,客观地讲,政治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生活和艺术密切相关的一部分,主要是看咋样去表现它,那些大师们的作品,往往正面或侧面不同程度地写作着政治,深邃地表达着,人类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景。
12.现在的诗求意思也没!你说,我为什么要看你诗?我贫乏的心灵想得到雨露的滋润,我消退的激情想得到强力的支撑,我苦闷的灵魂想找到突破的出口,我渐远的理想想停靠在现实的此岸!可是你丢丢蛋蛋,话不由衷,言非所问,一点也帮不了我的忙,见识连我都不如!坚决不看!看你求诗我还嫌浪费时间和生命了!
13.事实是,崔健和北岛之后,或朦胧诗之后,中国诗歌不只没超越,而是沦落到不堪卒读的地步!拿我的鉴赏衡量,现在的诗人,谁有勇气把作品拿几首出来,和崔健的《一块红布》《假行僧》《不再掩饰》比比高低?不用瞎浪费感情和口水了。崔健《一块红布》概括了一整个时代的灵魂,这,你一首诗能够办到吗?
14.难忘第一次读希梅内斯,那时我对他一无所知,却被他笔下的宁静和美深深震慑。他写在树下吃瓜“一声清脆的裂响,我劈开两个西瓜,嫣红的瓜心,结着一层玫瑰色的冰凉的霜。我慢慢地吃着我那一个,听着远处镇上黄昏的钟声。”大师手笔,果不凡俗!把夏天的感觉写到极致。他的美,没有几个作家可以匹敌!
15.《小银和我》中有段写木驴的,那时小银刚离去,希梅内斯沉溺过度的忧思中,他把小银的鞍具等搭在木驴身上,抬在阁楼的角落。孩子们骑在木驴上,大喊“快啊,普儿,快啊!”,一句“快啊!”,一切的美就悄然隐遁。美脆弱,易逝,但又是永恒的。寥寥数语,表达出很深的感情;每个字,都与灵魂息息相关。
16. 诺奖得主托马斯,瑞典炉火纯青的诗歌巨匠,最让我佩服的是共只写了163首诗,每年最多才写三首!且多简短,都是精品。对于一天就写多首平庸之作,刚学两年就出诗集的人来说,具有极大的讽刺和反思!还有他“诗歌就是坐禅,不是为了催眠,而是为了唤醒”的睿智之言,让我再一次变得冲动和清醒不已。
编辑:李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