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神木民居最有代表性的是四合院和老胡同。它们的出现大约在明末清初,距现在有三百多年历史。






神木民居最有代表性的是四合院和老胡同。它们的出现大约在明末清初,距现在有三百多年历史。
四合院并非神木“土产”,而是“外来户”。传说清初山西人孙家涣居京为官,经常忧虑姑母在神木的居住问题,奏请皇上准许神木建造京式民居,皇上恩准,这才使得京式四合院在神木落了户。传说的真伪已无法考证,但神木的四合院吸收了京式四合院的优点却是事实,只是结合了神木的环境、气候和神木人的生活习惯、审美情趣,虽没有皇城四合院的堂皇和气派,却走向民间更趋实用。
四合院多是独院,方正闭合,和谐对称,正房高大,一般为单数开间。偏房(东西厢房)要以三比五或七比九的间数与正房相配,尽量求得院面方正。院子一般不设花圃等,一色清砖漫地,清爽开阔。大门大多设在四角,并有两重门,与巷道相连的称大门,大而讲究,与院落相连的称二门,小而简单,两门呈拐角,避免了大门直冲院落。
神木盛产煤,取暖煮饭皆用之,污染比较严重,老胡同的颜色选取灰色,灰色的墙,灰色的地,颜色深,耐污染。它凝结了神木人的智慧,渗透着神木人的审美情趣,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侪石新浪博客
编辑:项小霞